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

健康资讯

历史级高温!上一次还是乾隆年间……

河南健康网 2025-07-142734

  今天,河南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,郑州明日预计气温竟高达44℃。

  上一次这么热,还是28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!这波高温还有白天酷热、夜晚闷热,体感温度要明显高于气温。

  显著特点

  暑热高温如何科学应对?

  高温天警惕热射病

  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,谨防中暑热射病的发生。

  专家提醒,热射病是热相关疾病中最严重的类型,其死亡率超过50%,50周岁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甚至可达到70~80%。

  切忌猛灌冰水

  大量出汗后立即饮用冰水会导致胃肠道血管剧烈收缩,引发胃痉挛、腹痛甚至呕吐。更危险的是冰水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,使心率加快、血压波动剧烈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冲击,血管骤然收缩可能诱发心绞痛或中风,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需警惕。

  建议小口慢饮补充温水或淡盐水,水温以30℃左右为宜,每次饮用量不超过150毫升。‌

  出汗后切忌立即冲凉

  出汗时人体毛孔扩张,体表血管充血以帮助散热,此时冷水刺激反会关闭皮肤散热通道,使体内热量积聚加重中暑风险。

  正确做法

  应先擦干汗水,静坐10-15分钟待体温回落,再用35-37℃温水冲洗,先冲四肢再淋全身。

  切忌冷风直吹

  冷风直吹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,引发偏头痛或周围性面瘫,空调房低温还会加重

  肩颈肌肉僵硬,诱发关节炎,办公室人群尤其需注意。

  建议空调温度设定在26℃以上,使用挡板调整风向,避免直吹,每隔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,若出现头痛,可用热毛巾敷颈部促进血液循环。

  中暑后切忌饮用藿香正气水

  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,中暑患者服用后会加速脱水并升高体温,与降温需求背道而驰。酒精还会与头孢类药物产生双硫仑样反应,引发呼吸困难甚至死亡,高温中暑应选择口服补液盐或电解质饮料,而非含酒精的“解暑药”。

  切忌车内开空调睡觉

  车辆怠速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,通过空调外循环进入车内。密闭环境下,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会导致缺氧,轻则头晕呕吐,重则昏迷死亡,尤其在地下停车场等通风不良处风险更高。

  警惕高发肠道疾病

  高温天气导致人体胃肠防御能力下降,并且夏季高温潮湿环境会加速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繁殖,食物更易腐败变质引发肠道疾病。

  做到这几点避免肠道疾病发生

  1.食物烧熟煮透,少吃生冷;隔夜菜彻底加热,凉菜即做即食

  2.饭前便后规范洗手;餐具定期煮沸消毒

  3.生熟刀具砧板分开;冰箱存放不过3天

  4.不喝生水,外出携带密封水杯

  5.安装纱窗纱门,食物加盖防蝇

  6.充足睡眠,避免腹部受凉

  注重科学饮食

 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导致钾、镁等电解质流失,钾镁协同作用对维持神经肌肉功能至关重要,因此饮食应注意补充此类食物。

  ‌高钾食物推荐‌

  毛豆:水煮保留率>90%,搭配小米粥更易吸收。

  香蕉:选择带黑斑的熟蕉,钾含量比青蕉高30%。

  紫菜:做汤时最后放入,避免长时间煮沸。

  ‌高镁食物组合‌

  深色蔬菜:苋菜,急火快炒保留营养。

  坚果:腰果,但需控制量防上火。

  全谷物:荞麦面,镁含量是精白面的4倍。

  ‌科学补充要点‌

  避免咖啡与浓茶同食,钾镁补充需均衡,单补钾可能加重镁缺乏症状。

  来源:河南省人民医院

编辑:刘斐斐   审核:荣强